中医中药解酒注意事项
来源: www.huweiqin.com   发布时间: 2013-07-21 16:04   940 次浏览   大小:  16px  14px  12px
 喝醉酒之后,如何缓解头痛、头晕、反胃、发热这些醉酒的症状呢,胡维勤教授介绍几咱中药具有良好的解酒效果:

 喝醉酒之后,如何缓解头痛、头晕、反胃、发热这些醉酒的症状呢,胡维勤教授介绍几咱中药具有良好的解酒效果:

   高良姜:性味辛、热,入脾胃经,有散寒止痛、温中止呕、消食醒酒之功。高良姜1015g水煎服,可治饮酒太过,身寒呕逆。

  菊花:属发散风热类解表药,性微寒,味辛甘苦,能疏散风热、平肝明目、清热解毒。菊花1015g水煎服,可治饮酒过度引起的头痛、头昏等症。

  竹茹:甘、微寒,有清热化痰、除烦止呕之功,对胃热或痰热所致的呕吐效果好。竹茹1015g水煎饮服,可治饮酒后头痛、呕吐等症。

  苦参:性味苦寒,具清热燥湿、杀虫利尿之功,另有止渴醒酒之效。苦参1015g煎汤饮服,有益醒酒。

 乌梅:性味酸、平,入肝、脾、肺、大肠经,具有敛肺生津等功效,可用于治疗肺虚久咳、久泻久痢、虚热消渴等症。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,故可解醉酒烦渴。取乌梅30g水煎服,可解醉酒后烦渴。

  白茅根:又名茅草根,其性味甘、寒,入肺、胃、膀胱经,具有凉血止血、清热利尿之功效。取白茅根1530g水煎服,可解酒毒。

  桑葚:又名桑果,其性味甘、寒,入心、肝、肾经,具有滋阴补血、生津润肠功效。解酒时可取鲜桑葚150g捣汁饮用。

  葛根花:性味甘平,善解酒毒,醒脾和胃解渴,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、烦渴呕吐、胸膈饱胀等症。《脾胃论》有葛花解酲(酲:醉后神志不清)汤,《滇南本草》有葛花清热丸等,均疗醉酒。此外,葛根、葛谷(葛的种子)也有醒酒作用。葛根花10g水煎服,可解酒。

  草果:辛温,入脾胃经,具有燥湿散寒、除痰截疟之功,因气芳香,还有辟浊之性。另外,还能消宿食,解酒毒。草果10g煎汤饮服,能解酒。

  胡维勤教授提醒注意事项:

1、酒后不宜游泳 各种酒类饮料中;都含有不同浓度的乙醇(酒精)。饮酒后,精巧的神经功能受到抑制,思想活动和技术操作的精确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减退,表现为头胀、行动不灵敏、四肢微微震颤。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游泳,就很难处理水中突然发生的情况。另一方面,由于乙醇对血管有扩张作用,饮酒后大部分人面色发红、身体发热,就是这个道理。如果这时下水游泳,会因为水的导热性强,而大大增加体内热量的消耗,引起头晕、低血糖性昏厥等而出现意外,同理,酒后亦不应立即洗澡。民间认为下冷水前饮酒可以御寒,实际上适得其反。

2、酒后不宜饮咖啡 过去喝酒后大都饮茶,如今则有不少人,特别是一些青年人酒后经常饮咖啡了,这正像一首通俗歌曲所唱的“美酒加咖啡,一杯接一杯 ……”其实,酒不可与咖啡同饮,同饮加重酒精对人体的损害,犹如火上浇油,使大脑由极度兴奋转入极度抑制。乙醇刺激血管扩张,加快心律和血液循环,咖啡因也有加快心率的作用,增加心血管负担。这样做对人体造成的损害,超过单纯喝酒的许多倍。所以不可“美酒加咖啡”,更不可“一杯接一杯”。

3、酒后忌服安眠药 这是因为酒里的酒精有麻痹和镇静作用。人醉酒,是乙醇中毒的表现,先兴奋,后抑制。看到酒后有燥狂表现的,以为可以用镇静、安眠药,但不知乙醇中毒的最终结果是中枢抑制。神经系统的反应性在酒精的作用下降低,从而使人变得迟钝和麻木。如果对乙醇中毒的人再使用镇静和安眠药,如巴比妥、安定、利眠宁、安眠酮等,它们在催眠的过程中,也使呼吸中枢同时受到抑制,使人的呼吸频率和深度变得少而浅,以至缺氧和体内二氧化碳潴留加重,甚至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