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中医如何养生
来源: www.huweiqin.com   发布时间: 2014-09-10 16:40   1758 次浏览   大小:  16px  14px  12px
  随着二十四节气处暑的到来,酷热的三伏天即将离去,凉爽的秋季来临了。气候悄然地发生着变化,中午炎热,早晚凉爽,一日之中温差变化较大;天气也较为干燥,不少人都有这种感觉:皮肤变得紧绷绷的,甚至起皮脱屑,毛发枯而无光泽,头皮屑增多,口唇、鼻咽干燥或裂口,大便干结等现象。

     随着二十四节气处暑的到来,酷热的三伏天即将离去,凉爽的秋季来临了。气候悄然地发生着变化,中午炎热,早晚凉爽,一日之中温差变化较大;天气也较为干燥,不少人都有这种感觉:皮肤变得紧绷绷的,甚至起皮脱屑,毛发枯而无光泽,头皮屑增多,口唇、鼻咽干燥或裂口,大便干结等现象。
 
  胡维勤教授解释说:“这种现象是人们常说的‘秋燥’,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。病邪从口鼻侵入,感受燥邪的人们往往会有津亏液耗、出现干燥的症状,如鼻咽干燥、干咳少痰、皮肤干燥等。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:一种偏于寒,一种偏于热,临床上分为‘凉燥’、‘温燥’两种类型。此节气期间由于夏日的炎热天气尚未完全消退,而初秋的干燥气候已经来临,炎热和干燥均耗散津液,故此时的“秋燥”属温燥,重在预防。”
 
  “秋燥”的预防可以有以下几方面:首先在饮食上应多以清淡食物为主,注意饮食规律,尽量减少食用花椒、辣椒、烧烤等辛热刺激食品,避免加重秋燥。饮食上要多食生津、养阴、润肺之品,如百合、梨、莲子、莲藕等;多饮水,以补充足够的水分,减少津液的耗散。
 
  俗话说,“春困秋乏夏打盹儿”。人们常常在秋季感到身体疲乏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显得尤为重要,所以要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,最好能比夏天多睡1小时,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。同时,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,增强机体的抵抗力。
 
  许多地方有“贴秋瞟”的习俗,一入秋天,许多人就开始张罗着进补了,但进补上不要操之过急。进入秋季,调补一下是有必要的,调补前要注意调整好脾胃,并选用如西洋参、沙参、天冬、百合、蜂蜜等“平补”之品。因为在炎热酷暑的季节,人们往往过食许多冷饮,造成脾胃受损,此时“大补”,受损的脾胃,承受不了“突如其来”的补品。不但起不到调补的作用,反而加重脾胃负担,造成消化功能紊乱,可谓“事倍功半”。